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

閱讀後這樣寫筆記,不遺漏


做筆記是為自己寫的,以自己能看懂為主,抱持這種心態,透過不斷地做筆記,就能越來越進步,甚至別人也會覺得你的筆記很容易看懂。

 

作者、老闆、主管告訴我們一個故事或事件時,我們立刻要知道,他們想要說明的道理都是寄託在故事之中的,不能主觀臆斷。所以我們閱讀、聆聽時首先要瞭解情節中的5W2H

 

很多人只有看故事,而沒有記錄故事的關鍵重點,看完故事後印象不深刻,這種情形的人就很適合一邊看故事,一邊寫曼陀羅筆記。

 

填寫曼陀羅筆記,會形成一種圖像,一目瞭然,腦中容易產生整體觀。故事本身結構被解析了,整體筆記過程可鍛鍊分析能力與邏輯能力。要求自己獨立寫出個人心得,可訓練第三與第四層次的思考能力。(摘錄自《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》)

 

 

#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

#曼陀羅思考法

#九宮格思考法

#mandalart

#mandal

#mandala

2022年10月22日 星期六

這時要這樣調整曼陀羅思考法的格式


遇到講理多舉例少的素材,以5W2H方向來填寫曼陀羅筆記,就會出現某些格子寫不下,某些格子是空格的問題。可以看本章附錄的錯誤用法。

 

除去為了要準備考試,上班族做筆記不能只是當影印機,就只是把他人的內容直接複製貼上到大腦中。上班族要用第三、第四思考層次來做筆記。

 

假設有5個要項,就畫出6宮格。若有12個要項,就畫出13宮格。以單篇文章來看,一個層次的曼陀羅就足夠書寫了。若是整理一整本書的內容,就有可能畫出多層次的曼陀羅。(摘錄自《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》)

 

 

 

#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

#曼陀羅思考法

#九宮格思考法

#mandalart

#mandal

#mandala

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

從這些來了解你最有價值的時刻


當你感覺生產力最旺、創造力最豐富的時候,就是你用少數精力創造多數效果,輕輕鬆鬆成就自己的時候。

 

這些用少創造多的時候都是甚麼事情?

 

是不是都發生在一天的同一時段?

 

行為有沒有共通點?總是發生在某件事情之後嗎?

 

你是跟一群人在一起還是一個人的時候?

 

你是輕鬆的還是匆忙的?

 

你能不能在不辭去正職的情況下,多撥點時間在你喜歡的事情上?

 

你能不能讓你的喜好或是副業成為另一項事業?

 

少做事,多多動腦。在開始做之前,想想甚麼事情你覺得最重要?

 

沒有價值的事情、不會帶給你快樂的事情,都不要再做了,因為你只會把自己變成ㄧ個愛抱怨的人。(摘錄自《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》)

 

 

#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

#曼陀羅思考法

#九宮格思考法

#mandalart

#mandal

#mandala

2022年10月8日 星期六

這樣動手寫筆記,更能幫助提升學習效率


諏訪東京理科大學共通教育中心的筱原菊紀教授,運用腦部掃描研究發現,寫筆記的方式會影響學習效率:

 

A.筆記本記下黑板上內容+老師口頭說明──理解與記憶的腦部都很活躍,在做筆記的同時,腦部還在儲存上課的內容,這種狀態容易記住上課內容。

 

B.筆記本只寫下黑板上內容──掌握理解的部分呈現活力,其餘部分沒什麼活力,結果是了解了內容卻不容易留在腦中。

 

C.用打字方式,把黑板上的內容+老師口頭說明輸入電腦──不管多用心,發現整個腦部都沒什麼活力,因為不需要任何意識也能做筆記,腦部就無法發揮理解與記憶功能。

 

回頭檢討過去筆記過程哪裡出了問題,開始重視筆記品質,當品質改變了,就算寫筆記的數量不多,學習效果也會增加的。(摘錄自《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》)

 

#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

#曼陀羅思考法

#九宮格思考法

#mandalart

#mandal

#mandala

2022年10月1日 星期六

擺脫這件事,是成為變有錢的第一關鍵


有一個孤獨的學生因為跟大家都格格不入被退學了,後來白天在ㄧ家公家機構當小職員,晚上花大量的時間閱讀科學書籍與做做白日夢,這個人就是愛因斯坦,他在30歲之前發表了相對論。

 

華倫巴菲特是我最崇拜的人,他成為首富的方法是不停的研究與不停的投資,他住在ㄧ個生活輕鬆的小鎮裡,吃的用的穿的都相當簡單樸素,他的投資心態不以賺錢為目的,而是想證實自己的眼光正確與否,輕鬆愉快帶給他充分的思考時間,所以他的決定都很正確。

 

他不為賺錢而賺錢,卻賺到大把金錢,這個做法跟「窮爸爸富爸爸」的作者清崎先生的「有錢人不為賺錢而工作」這一點的想法不謀而合。(摘錄自《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》)

 

 

#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

#曼陀羅思考法

#九宮格思考法

#mandalart

#mandal

#mandal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