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9月28日 星期三

看這些書,才能讓我思考更豐富、更深入


我在企業或是學校演講如何提升思考能力的相關主題,在演講的最後常有聽眾問我:要看甚麼書才能讓我思考更豐富、更深入?

 

這個問題坦白講我很難回答,因為這不是看一兩本書就可以建立的能力。也不是只要看別人想,自己就能建立的能力。

 

大腦的能力是用進廢退的。如果你願意從今天開始,踏實地好好運用本書講述的方法執行,你的腦力成長幅度肯定大於沒有學過心智圖訓練的人。

 

我個人喜歡向思考家學思考,意思是「向思考家學習他的思考脈絡」。

 

拋除自己的閱讀偏好,多看這些思考家的書,運用心智圖的方式,不是只想知道人家的結論是什麼,而是把作者的思考脈絡一一畫出來。這種方式是我推薦最有學習效果、最有效率的方法。

 

表面看起來好像很花時間,但學習這種事情是沒辦法像阿基師做菜還可以偷吃步的。很多成人學生私下告訴我,以前總愛追求速效、偷懶的方法,過個幾年後,才發現在學習上偷吃步的效果是短期獲利卻長期損失的。(摘錄自《超強心智圖活用術》)

2022年9月26日 星期一

不心煩處理的訣竅


心煩意亂,會出現在我們「不知如何下手」與「急著想要立刻解決問題」時。第二種情況跟個性有關,在此不討埨。

 

面對事物不知如何下手時,最好用的思考工具就是心智圖啊!

 

我們先把手上的事務全部列出來,我們可以運用美國艾森豪總統提出的工作管理方式(被稱為艾森豪矩陣),依照急迫性與重要性將事務分成四類:第一象限:重要+緊急;第二象限:重要+不緊急;第三象限:不重要+緊急;第四象限:不重要+不緊急。只要能釐清處每件事務該歸屬於哪一個象限,我們就能心平氣和地開始處理了。

 

依據8020法則,我們應該將80%時間心力放在第一與第二象限,20%放在第三象限。

 

第四象限的內容,應該立即去拒絕,或想辦法拒絕,或外包出去。

 

一般情況下,我們會因為事情已經火燒屁股了,而直覺性地先去處理第一與第三象限,再處理第二象限。但根據艾森豪矩陣的概念,應該每天要盡可能地事先處理第一跟第二象限,將第三象限的事務轉移或是外包出去,如此一來才不會隨著時間過去,而讓第二象限的事務轉變為第一象限。

 

過去多數以條列式清單方式來列出今日的待辦事項,容易驚訝於清單上的數量而心情不好,產生一種想要放棄一切的怠惰念頭。也容易先挑選清單上看起來較簡單、容易完成的事情來做,結果一天過去了,僅完成了一些枝微末節的雜務而延遲了重要的事情。

 

用心智圖製作今日的待辦清單時,會促進大腦不斷思考該將此事分類到哪一個象限中,同時也會讓四個象限中的數量一目了然,更容易看出導致時間不夠用的根本原因。(摘錄自《極速解決工作難題的心智圖大全》)

2022年9月19日 星期一

煩惱讓心事重重,如何不影響工作?


坊間有很多書籍引導我們去認為負面情緒是不好的,應該要盡最大的努力讓它消失,美其名為控制情緒,實為壓抑情緒。美其名為紓解情緒,實為掩飾情緒或忽視情緒。

 

我個人是這樣想的,在地球上的一切(不管是看得見的或看不見的)都會遵守牛頓三大運動定律,壓力是遵守著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定律。我們用越大的力量去調整壓力,就會引發更大的反作用力。

 

反作用力也是一種能量,會遵守能量守恆定律,這股反作用力會換成另一種做功的形式,返還到我們自身。例如產生壓力胖;心理疾病;身體荷爾蒙失調;免疫系統失調等;自怨自艾;不斷貶低他人來滿足自尊等。

 

我認為最有效的方式是去接受自己負面情緒,然後自己要改變視角、觀點、想法,用正式的態度去處理負面情緒。

 

承認自己所有的負面情緒,全數寫下來。

 

運用轉念方式,也就是轉個180度的視角來看待負面情緒。將第一張心智圖上的所有負面情緒,換成正面的用語來寫第二張心智圖。(摘錄自《極速解決工作難題的心智圖大全》)

2022年9月14日 星期三

如何找到好的讀書方法?


學,然後知不足。常有學員上完我教授的成人考試高手班後,開始對讀書方法很有興趣,常常會留意坊間書籍或網上論點。但很快又會遇到這樣的問題:

 

問題:讀書方法的書籍琳瑯滿目,且這其中可能也有些充斥著謬論,但因為我非專家無法判斷真偽。有些論點根本是寫作者的自身經驗,我合理高度懷疑是否真的不管誰來做都有效?

 

1.每個人的論點都是有前提條件的。不知道其前提條件下,我不敢斷言對方的論點是否正確。

2.一種米養百樣人,讀書方法一定有因人而異之處。

 

自己要先有專業度,才能分辨真偽,所以只能靠長時間批判性思考的經驗累積,無法在此簡略回答。

 

我通常比較不去看那些僅描述自身經驗的讀書方法,因為那確實是多數技巧僅適用於作者本人。

 

科學講求的是「信度」與「效度」。信度越高,就是不管你做幾次,幾乎都得到一樣的結果。效度越高,表示不管是誰來做,結果幾乎都一樣。

 

我喜歡看的是依據科學理論(認知心理學、腦神經科學、普通心理學)所實驗出來的方法。我要確保我教授的讀書方法是符合「信度」與「效度」,所以我平時閱讀很多這一類的書籍。(摘錄自《心智圖筆記術》)

2022年9月7日 星期三

考生的讀書進度落後了,怎麼改善?


萬一連續好幾個章節的進度通通都落後了,那麼你就要更加警惕了,有三個需要自己檢討的原因:

 

原因一:自己在這項科目的理解力是否太低?理解力太低的話,就要考慮是否該「花錢買時間」去補習。

但是補習也是很花時間的,這部分就要依照自身狀況拿捏要不要去補習。一般而言,找到「好老師」去補習,勝過自我摸索耗費時間。

 

原因二:自己是否專注力太低,太低的話,就要重新思考每天念書時刻與唸書環境是否要改變?總之就是要改變各種外在環境條件來要求自己要更專心。

 

原因三:自己是否可以投入的念書時間太少?全職考生若念書時間太少的話,通常可能是太放縱自己囉。

 

讀書進度一旦落後了,立刻把本來要做別的事情的時間,挪來讀書,增加讀書的時間。

 

就要考慮跟親朋好友商量一下,是不是暫時讓你當個「宅男宅女」,要用行動支持你完成重要目標,考試前千萬不要再主動來找你出去吃喝玩樂。

 

全職考生,請你把自己當上班族,只是你的工作項目叫念書。上班族一天工作八小時,你一天至少也要念書八小時。上班族一周工作至少五天,你一周至少也要專心念書五天。

 

「學習」是「學」+「習」,意思是一邊吸收,一邊執行。面對同一個科目,每個人的學習障礙點都是不一樣的。同一個人,面對不同科目的障礙點也都不一樣。準備要考試的你,看完本篇文章後,你要立刻開始執行,一邊做,一邊修正自己的讀書方式,這樣才對。(摘錄自《心智圖筆記術》)